十年磨一剑。
10月1日,这把利剑即将出鞘。博弈12年之久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汽车三包”)终将正式实施。有人翘首以盼,有人严阵以待,有人作壁上观。在这个全球汽车销量最高但服务质量却跟不上销量增长的市场里,“汽车三包”牵扯了太多的利益纠葛,承载了我国长期缺乏利益保护的消费者太多的期望和焦虑。
在中国,法制建设的步伐有时赶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上世纪80年代,美国就推出了旨在提高美国国产车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汽车《柠檬法》。而我国汽车消费者长期以来,都在缺乏法律保护的真空中艰难裸行,遇到纠纷要么只能忍气吞声扮演沉默的大多数,要么无奈地用最原始的方式演绎维权的悲情。
“汽车三包”这一被视为有可能改变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规章,经历了长达12年400多稿的反复修订,在中国的诞生历程不亚于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著作的《红楼梦》。早在2001年,国家质检总局就准备起草“汽车三包”草案,次年组织召开“汽车三包”讨论会,2004年底,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草案)》,向社会征求意见。2005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再次召开“汽车三包”讨论会,但各方在核心问题上仍未取得一致,“汽车三包”此后陷入沉寂。
在接下来的6年时间里,汽车消费纠纷呈直线上升趋势,消费者与经销商和生产商之间的矛盾也愈发尖锐。2011年9月,“汽车三包”迎来转机。国家质检总局再一次发布《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征求意见稿)》,并召开听证会。紧接着,去年1月,国家质检总局再度发布了修改后的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并于当年6月27日审议通过。经过多年的争论和博弈,“汽车三包”在历经难产后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迅速出炉。今年1月,“汽车三包”规定正式出台,并定于10月1日开始实施。
事实上,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更需要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规范化的市场环境。近年来,随着汽车业的“井喷式”发展,使得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车消费市场和生产地。光鲜的外表背后却是,对于汽车消费者的保护却远没有达到汽车大国应有的水平,汽车消费纠纷日益增多。据统计,去年,全国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8560万辆,全国消协组织受理家用汽车投诉7755件,涉及售后服务问题的投诉占17.7%,远远高于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平均水平。
“汽车三包”规定出台,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在制造红利逐渐减退而中国汽车市场逐渐告别高速增长之际,售后服务成为各大车企新的逐利点。昔日极力阻碍“汽车三包”出台的车企,意识到了日渐成熟的市场更需要规范的售后服务作为保障,服务战已打得腥风血雨。在“汽车三包”正式实施进入倒计时之际,近20家车企出乎意料地,纷纷承诺提前实施“三包”。
尽管这份历经千回百转始出来的“汽车三包”规定,是一个各方利益妥协的产物,仍未能完全解决此前存在争议的所有问题,仍在举证、鉴定和车辆退换税费等诸多细节问题上模糊不清,但这毕竟是一个从无到有的重大突破。
“汽车三包”规定能否发挥应有的效力,关键在于执行力度和执行效果。政策出台后还需要有配套的措施来跟进,也需要有严格的监管,否则将变成一纸空文。 好不容易盼来了“汽车三包”的实施,我们更希望将“汽车三包”进行到底。希望汽车厂商将承诺的“三包”措施进行到底,而非一时的营销噱头,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将其执行监管到底,而非出台了就了事。
下一篇:跨国车企争抢自贸区红利 加速车企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