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面对油耗 自主品牌更加雪上加霜
文章来源:未知

  几周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海关总署、质检总局根据《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核算办法》(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3年第15号)要求,联合发布了《关于2013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核算情况的公告》,对2013年度中国111家乘用车企业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进行了公告,其中有40家企业未达标。
 
    在这40家未达标的企业中,有27家为国产乘用车生产企业,剩下13家为进口乘用车企业。在27家平均燃油消耗量不达标的企业中,除了东风裕隆和福建奔驰之外,其余的系数为自主品牌企业。其中不乏中国一汽、北汽股份、广汽乘用车这样的特大型国有汽车企业中的自主板块,上汽的自主板块也仅仅以实际值为达标值的99.74%勉强通过。纵观整个111行的表单,自主品牌几乎都是位于表单的底部。一方面面对自主汽车市场占有率的十二连降,一方面又要因为油耗的问题大伤脑筋,自主品牌的境遇越来越差。着实令关注自主品牌发展的人们揪心。
 
    技术,这个简单的名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把国外品牌的汽车引入中国生产的那一天开始就一直喊了三十年。只不过在过去的这三十年里,市场丢了个一干二净,技术却没见换来多少。上汽率先与德国大众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桑塔纳,又与通用打造了十万元家轿的赛欧,但时至今日,上汽的自主板块却还要依靠收购的罗孚技术苦苦支撑。一汽和德国大众的合作成就了一个百万级的汽车生产基地,又和丰田合资遍地开花,但时值今日,一汽的自主板块还是要依靠与马自达的合作关系换来稀缺的车型平台。北汽第一个成立了合资公司,又用北汽速度打造了一个百万级的北京现代,但时值今日,北汽的自主板块还是要靠破产的萨博带来的几款技术平台苟延残喘,等等等等。在我们亲手缔造的合资模式下,一座又一座的世界级模范化工厂拔地而起,自主品牌落得一个这样的下场何不让人痛心疾首。
 
    技术,是所有自主品牌都在面临的一个短板。诚然,在过去的这十几年里,自主品牌的车型无论是从造型上还是从工艺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设计感也伴随着新车的推出逐渐显现。可以说,在这些方面,自主品牌已然接近甚至超过了部分合资品牌车型的水平。但就以发动机为代表的核心技术方面,我们看到的是,自主品牌与国外品牌的差距正在随着排放标准的不断严格而逐年拉大。
 
    一直以来,无论是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也好,还是汽车生产企业也罢,都患上了严重的哈欧病,但凡欧洲的就是好的。在过去的几年里,为了应对欧盟不断严格的排放法规,欧系车纷纷推出了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以应对不断严苛的排放法规。一时间,中国的自主汽车企业也开始一窝蜂似的扑向了涡轮增压动力。跟随世界的先进脚步,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我们也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绝大部分的自主汽车企业连发动机缸体铸造工艺都还没有弄明白,就去追随先进脚步,也就是路都还不会走就去学跑步了。
 
    自主品牌盲目的哈欧背后实际上是缺乏一条明确的发展路线。时间回到十几年前,中国汽车市场刚刚展露去强劲的发展势头时,自主品牌都是在模仿日系动力的自然吸气和可变气门正时。但是随着欧系车因为在自然吸气出现短板转而投向小排量涡轮增压之后,自主企业集体来了一个大转弯,统一抛弃了自然吸气动力,似乎在自主品牌眼里,自然吸气就意味着落后。那么实际情况呢?坚持自然吸气动力的日系车在近年来已经在排放和油耗方面颇见成效,转向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欧系车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就是半路出家的自主品牌不见起色,可以说,自主品牌在新动力发展的大潮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缺乏技术储备不可怕,但是缺失发展方向问题就严重了。
    众所周知,中国的排放标准和测试法规基本都是照搬自欧盟。随着欧盟排放法规的进一步严格以及整车测试标准的变化,现在欧洲车主打的大部分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也将在未来的五年内面临排放和油耗不达标的境地。而到那个时候,也正是现在一部分中国自主汽车企业正在研发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面世的时候,刚刚起步恐怕就要面临落伍的境地。那么既然现在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欧系车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动力的发展道路,那倒不如多下点力气,在涡轮增压动力的这条道路上踏踏实实的走下去。
 
    我们注意到,在此次公布的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油消耗量标准中,并没有把新能源车的部分列入其中。但是以欧洲的情况来看,新能源车的排放表现将会列入到品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表现的数据中进行考量,这也就刺激着欧洲汽车企业开始下大力气推出一系列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几年之后,随着欧洲和日本的新能源车型向中国市场倾斜,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取得长足发展之后,关于平均油耗标准的政策必将会加入新能源车的部分。从日系和欧系车的发展来看,以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将是未来动力发展的方向。自主企业在迷茫中度过了十余年,这个时候也应该切实把握住新能源车这个机会了。
 
    为什么自主品牌会缺技术,除了自身条件的限制之外,我们对于外资品牌的过度纵容恐怕也是导致自主品牌迟迟无法发展的一大诱因。正如前文所述,第一批和国外建立合资汽车企业的大型汽车集团时值今日依旧没有得到外方在技术方面的援助。比如,一汽集团旗下的一汽大众平均燃油消耗量达标率位列榜单第七,但自主板块却落得一个平均油耗不达标的悲惨境地,为什么就不能把一汽大众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引擎提供给一汽的自主品牌。对于合资,我们到底能够获得什么?到底应该获得什么?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政策方面加以引导,把技术转让、反哺自主作为合资的条件之一呢?我们坐拥着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难道还会害怕外方跑掉吗?
 
    面对越来越严苛的排放和油耗法规,越来越萎缩的市场,难道等待自主品牌的只能是悲剧式的谢幕吗?我想,没有人会希望看到这一天的到来。
 
 

 

下一篇:国内前8月汽车产销双破1500万辆

更多精彩